logo
搜索
搜索
湘九味
您現在的位置:
首頁
{navBreadcrumb=[{id=5, name=新聞中心, url=/news/5/, type=false, entityTag=news-cate, brother=[]}, {id=6, name=協會動態, url=/news/6/, type=false, entityTag=news-cate, brother=[]}], compositePage={id=null, name=null, url=null, type=false, entityTag=null, brother=[]}, currentPage={id=null, name=高溫干旱、洪澇及“非糧化”“非農化”政策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, url=null, type=false, entityTag=null, brother=[]}, homePage={id=null, name=首頁, url=/, type=false, entityTag=null, brother=[]}} ============
/
/
/
高溫干旱、洪澇及“非糧化”“非農化”政策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
資訊分類

高溫干旱、洪澇及“非糧化”“非農化”政策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

  • 分類:協會動態
  • 作者:湖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
  • 來源:原創
  • 發布時間:2022-11-14 10:08
  • 訪問量:126

【概要描述】持續高溫干旱天氣,使得高溫、干旱、強光照等不良環境脅迫因子對中藥材生產的危害相互疊加

高溫干旱、洪澇及“非糧化”“非農化”政策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

【概要描述】持續高溫干旱天氣,使得高溫、干旱、強光照等不良環境脅迫因子對中藥材生產的危害相互疊加

  • 分類:協會動態
  • 作者:湖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
  • 來源:原創
  • 發布時間:2022-11-14 10:08
  • 訪問量:126
詳情

高溫干旱、洪澇及非糧化”“非農化政策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

 

湖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

湖南省中藥材專家指導組專家

湖南農業大學 肖深根教授

 

一、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

持續高溫干旱天氣,使得高溫、干旱、強光照等不良環境脅迫因子對中藥材生產的危害相互疊加,主要表現為:

1、大多數中藥材植株地上部生長受阻

持續高溫干旱天氣下,大多數中藥材種類,特別是百合、薄荷、益母草、荊芥、白術、前胡、太子參、白芷、玄參、瞿麥草等根系不太發達的一、二年生草本藥材,地上部生長明顯受阻,嚴重的會出現干枯、死苗、死蔸現象。

2、根及根莖類藥材根莖膨大生長放緩

高溫干旱季節,正值百合、玉竹、黃精、玄參、山藥等根及根莖類藥材地下根莖膨大生長之際,持續高溫干旱使得植株光合作用受阻而呼吸強度反而加強,干物質消耗多于積累,不利于根莖藥用器官養分積累與產量形成,導致減產。

3、花類與果實類藥材易落花落果

高溫干旱會導致菊花、瓜蔞、羅漢果、湘蓮等花類與果實類中藥材花芽分化發育不良、雄花率高、授粉受精不良、化果多,易落花落果。

4、種子類藥材結實率低

對水分需求較大的薏苡、蓖麻等種子類藥材,或以生產繁殖用種子為目的藥材,持續高溫干旱易導致結實率低,空籽、癟籽率高。

5、中藥材種苗死苗率高且易徒長

對扦插育苗的山銀花、梔子、迷迭香等中藥材種苗,以不定根為主,高溫干旱易導致干枯死苗。設施繁育的中藥材種苗,由于設施內溫度更高,常常導致幼苗徒長纖弱,不易培育成壯苗。

6、中藥材大田病蟲害發生嚴重

高溫干旱使得病蟲害發生世代加快,造成的植株傷害有利于病蟲害入侵,全園灌溉加大了土傳病害的傳播,灌溉后造成的高溫高濕環境有利于病害的誘導發生。持續高溫干旱天氣下,中藥材大田病蟲害發生嚴重。

 

二、持續降雨洪澇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

1、根及根莖類藥材受災最嚴重

持續降雨導致土壤板結、積水嚴重,藥材地上部生長不良,植株黃化、倒伏現象嚴重,根腐、病毒病等流行發生。雨季正值根及根莖類藥材地下根莖形成、增生、膨大時期,汛期后隨即進入我省高溫干旱期,嚴重影響了根莖的后續生長。由于這類藥材大都種植在地勢相對較低的平地或山腳,對于不耐水淹的多年生根莖或已進入采收期的根莖,因為積水或水淹,已出現爛根、爛蔸現象。因此,百合、玉竹、黃精、白及、白術等我省主栽的根及根莖類藥材規?;厥転淖顬閲乐?。

2、全草類藥材減產明顯

瞿麥、艾葉、薄荷、香薷、博落回等全草類藥材大多采用種子播種生產,有些已經或即將進入始收期,由于持續降雨導致出苗率低、雜草多、蟲害多、生長不良,大多有減產的危險。

3、花類藥材當季產量失收

持續降雨影響花芽分化,落花現象嚴重,不方便采收,帶雨采收的花類藥材易霉變,自然曬干無法完全干燥,因此,對山銀花(含金銀花)、菊花、槐花(米)等花類藥材,雨季汛期當季產量失收嚴重,失收情況根據采收時間長短和遇雨情況一般可達到30%-80%。

4、果實與種子類藥材有較大幅度減產

持續降雨影響授粉、受精與開花結果,落花落果現象嚴重,同時影響采收期果實采摘與干燥。因此,對枳殼(實)、梔子、吳茱萸、栝樓、羅漢果等果實與種子類藥材會有較大幅度的減產。

5、皮類藥材采收不便

當季正值杜仲等木本皮類藥材采收與皮部再生的關鍵時期,長期降雨既不利于皮類采收,也不利于采收后皮部再生,更不利于采收后皮類藥材的產地干燥。

6、中藥材種苗繁育移栽成活率低

持續降雨影響種子出苗率、插條生根、移栽后生根、嫁接口愈合,易引起營養器官切塊腐爛,既不利于種苗繁育,也不利于中藥材基地種苗移栽,影響其移栽成活率。

7、中藥材基地基礎設施受損

持續降雨導致中藥材種植基地水土流失、山坡地塌方、基地內部道路沖垮、溝渠排灌系統堵塞,不同產區基地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。

8、藥材產地加工制約明顯

持續降雨對產地加工最大的影響是不能利用太陽光進行自然干燥,最易導致基地采收藥材腐爛霉變,對于沒有專業干燥設備的中小型基地和個體藥農,無法對當季采收的藥材進行充分干燥、貯藏,有些藥材只能留地等待天氣。

 

三、非糧化”“非農化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

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《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》和《關于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通知》2個保護耕地紅線的政策文件,對中藥材生產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和要求。部分藥農對新政策把握不透,對新政策邊界明辨不清,無法明確哪些行為可為、哪些行為不可為;現有生產者退出主動性不高,有些甚至抱有木已成舟、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與抵觸情緒。主要影響表現為:

1、百合、玉竹等生長期短的大宗中藥材主產區新擴基地受限。

2、現有耕地內有些甚至是農田內種植的矮化杜仲、吳茱萸、枳殼、山(金)銀花、梔子、木瓜等退出難度大。

3、林下種植品種適宜性優選與配套栽培技術缺乏且不成熟。

4、林下機械化程度低、勞動力用工成本高,大大增加了中藥材種植成本。

5、林下開發受林業、生態環保相關部門制約。

 

四、下一步建議:

1、加大自然災害的預警預報與應對機制。

2、把中藥材生產納入農業保險范圍。

3、加大保護地設施與機械裝備在中藥材生產中應用。

4、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生產與配套栽培技術攻關。

5、協調林業、生態環保部門,為林下中藥材生產提高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。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相關文件

暫時沒有內容信息顯示
請先在網站后臺添加數據記錄。

版權所有:湖南省中藥材產業協會   湘ICP備2020019494號    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沙  本網站已支持ipv4 ipv6雙向訪問

二維碼

微信的二維碼

關注我們獲得更多信息

客戶留言
驗證碼
找中藥材,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“湖南中藥材.網址”,“湘九味.網址”,均可一鍵直達官網
點擊關閉
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网站